[案情]
被告人趙某在撫遠鎮與親屬共同經營“紅如火副食商店”,該商店沒有取得卷煙專賣許可證,不允許經營卷煙。撫遠縣煙草專賣局稽查隊隊長被害人李某與單位工作人員孫某等人來到“紅如火副食商店”檢查。在檢查中,李某發現在柜臺內有兩盒“蘇煙”,便決定要將香煙暫扣,趙某不讓李某等人將煙帶走,因為此事雙方發生了口角。這時趙某從柜臺上拿起一把尖刀,向李某的右肩部刺了一刀,李某被刺后便搶趙某手里的刀,在搶刀的過程中,趙某又將李某左面頰、左耳后、左手掌刺傷。趙某被及時趕到的派出所民警當場抓獲。經法醫鑒定,李某損傷程度為重傷;醫療終結時間為傷后陸個月;傷殘程度屬玖級傷殘;尚需做一次顏面瘢痕整復。原告人李某向本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被告人趙某賠償其住院醫療費、醫療器械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營養費、殘疾補償費、交通費、陪護費、精神損失撫慰金、法醫鑒定費共計127 233.40元。
[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本案應對趙某以妨害公務犯罪追究責任,李某在案件起因上有過錯。李某等人在“紅如火商店'檢查時,沒有出示執法征,屬違法沒收。李某臉部的傷是趙某過失行為造成的。因李某拒不給趙某辦煙草專賣證,趙主觀上只是想嚇唬李景生,客觀上是刺李某的胳膊,李某臉上和其他部位的傷是二人相互撕扯時劃的。
第二種意見認為:趙某明知李某等人的身份,李某等人系依法執行公務,在案件起因上并無過錯;趙某傷害李某時:李某的奪刀行為系自衛行為,李某的全部被傷害后果均系趙某的故意行為所致,且趙某的主觀惡性較深;考慮趙某系在妨害公務過程中造成李某重傷、玖級殘的嚴重后果,綜合各種量刑情節,被告人趙某犯故意傷害罪。
[評析]
本案的爭議焦點是認定罪名,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一、當前涉嫌妨害公務犯罪的具體情形
當前有預謀地要與國家政府機關作對,要抗拒行政機關執法活動的相當少,大多數案件當事人均是臨時起意,多因在管理與被管理、處罰與被處罰中矛盾對立激化而發案。有的是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宣布的某項政策、決定、措施不理解,有意見,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提出質問,要求說明解釋答復等。由于情緒偏激,態度不冷靜,其中常伴有威脅性語氣和類似暴力的頂撞拉扯行為。有的案件當事人最初并沒有要暴力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政執法的故意,由于執法人員程序違法或者未向當事人作必要的解釋說明,或是態度生硬、手段粗暴,當事人激情之下實施暴力抗拒執法。還有極少數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公務過程中,假公濟私、濫用職權、違法亂紀、損害群眾利益,群眾對其進行抵制,但由于抵制、斗爭的態度不對,方法不對,甚至以錯對錯,侵害有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人身權利,妨害了執行公務。這類案件當事人故意對抗政府的主觀惡意并不大,沖突原本可以通過行政機關嚴格依法行政和文明執法而避免發生,并不是必需運用刑法的方法才足以抗制,如果以犯罪論處,反而可能激化國家機關與群眾間的矛盾,尤其是第三種情況,如果以犯罪處理就會打擊人們抵制不法行為的勇氣,不利于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實施刑罰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明害。因此上述三種情況下行為人使用暴力、威脅,情節后果不嚴重的,或行為人使用的是顯著輕微的暴力、威脅方法,如僅僅是一般的拉扯行為,未造成傷害后果的,不應按犯罪論處。
二、妨害公務罪的法律概念
妨害公務罪是指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或者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人大代表依法執行代表職務或者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或者故意阻礙國家機關、公安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雖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但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
三、本案的適用法理
由于妨害公務罪通常是以暴力、威脅為手段實施,有可能會給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造成人身傷害,因此妨害公務罪容易與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發生牽連。對于牽連犯應按“擇一重罪處斷”,即如果造成的人身傷害僅僅是輕傷,則按妨害公務罪定罪處罰,如果造成的傷害達到重傷和程度或致使工作人員死亡,則按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如果行為人的暴力行為造成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重傷結果或因重傷導致死亡結果,甚至故意殺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應按處理牽連犯的原則,以重罪吸收輕罪,按故意傷害(重傷)罪或者故意殺人罪定罪,從重處罰。本案在審理時正確區分了這兩罪的區別。合理掌握此罪與彼罪的區別,從司法實踐上看,傷害行為造成了輕傷以上的結果的,才追究妨害公務罪的刑事責任,通常需要合法程序鑒定的輕傷以上的傷情鑒定結論,本案中趙某明知李某等人的身份,李某等人系依法執行公務,在案件起因上并無過錯;趙某傷害李某時:李某的奪刀行為系自衛行為,李某的全部被傷害后果均系趙某的故意行為所致,且趙某主觀惡性較深,依據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公安局法醫鑒定所的鑒定書說明出現了重傷的結論,趙某系在妨害公務過程中造成李某重傷、玖級殘的嚴重后果,綜合各種量刑情節,其認罪態度不好,從公訴機關提供的證據中,完全能形成合法、充分的證據鏈,其行為符合故意傷害罪的犯罪構成。一審判決合理合法,且符合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