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 護 詞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之規定,受被告人李xx家屬xxx的委托并征得被告人的同意,山東眾成仁和(德州)律師事務所指派我,作為被告人李xx的一審辯護人,出庭為被告人辯護。今天我們參加了法庭調查,聽取了公訴人的意見。現根據事實和法律,發表如下辯護意見,請合議庭予以充分考慮并采信。
檢察院起訴指控被告人李xx犯有危險物品肇事罪,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李xx構成犯罪。
具體理由如下:
第一、根據相關供述、證言及法庭調查無法證實李xx構成危險物品肇事罪。
刑法第136條規定:“違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管理規定,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中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據此,該罪的客觀要件要求,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后果,必須是由違反危險物品管理規定的行為引起的。即二者之間必須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這是確定行為人應否承擔刑事責任的客觀根據。如果不是,則不構成犯罪,而本案是在運輸過程中發生,被告作為生產者,二者之間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本案檢察院起訴書認為“被告人李xx違反爆炸性物品管理規定,在運輸中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后果,其行為觸犯《刑法》第136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在、充分”。結合本案證據判斷,檢察院的舉證只可以證實被告人李xx確有違反爆炸性物品管理規定,即使在生產過程中存在違規生產超大規格高空禮炮的行為,也僅承擔行政主管部門的行政處罰,但是證據卻不能證實這種違規生產與高xx、孫xx、田xx三人死亡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即二者之間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第二、有關專家的關于爆炸事故原因的技術分析報告,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1、技術分析報告所依據的檢驗材料,存在嚴重的疑點,而公訴機關無法給出合理解釋,其分析報告不應被作為定案依據。根據法庭調查,該提取物是在事故發生后近四個月后的2011年3月30日才提取的,而根據衡水市公安局爆炸事故殘留物顯示生產日期為2010年10月31日,而據xxx口供第四頁第九行所述:“38井是2009年春天也就是3,4月份生產的,32井大部分是2010年生產的。”還有對保管員xxx詢問筆錄第三頁第十行詢問:“答:因為38井的是2009年生產的,今年生產的是32井。”以及對法人代表廠長xxx的第五次詢問筆錄第二頁第十一行所述:“答:爆炸發生后,高速交警給我拿來的樣品是2009年4月份生產的”,3人所述基本一致,互相印證,而與分析報告殘留物生產日期不符,應能證明鑒定所使用的殘留物,不是爆炸事故的產品。
2,這是一份技術分析報告,不是鑒定結論,并不是整個爆炸原因的最終結論,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
3、該報告解剖、觀察庫存樣品認定爆炸雙響表面有浮藥缺乏客觀依據,樣品與爆炸品畢竟不同,對于事故的分析不能類推,不能以現場殘留物類推其他雙響也存在問題。此外,公訴人已經承認,所檢測的38井雙響禮炮是合格產品,并且其生產時間是在新規定GB21555----2008實施前生產的,并不違反國家法律規定,不應屬于超大規格產品,其認定錯誤。
4、該報告認為車輛超載運輸,但并未分析說明超載運輸與爆炸之間有直接的因果關系,是基于何種物理撞擊或化學反應原因。并且通過法庭調查,發生爆炸,還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比如庭審中李廣山提到的,因路面結冰導致車輛側翻,引起車內照明線路短路,導致爆炸的可能。所以爆炸原因并未查明。
第三、受害人對于事故發生應負全部責任。
1、車輛超載,原因在誰并未查清,受害人作為一個具備營運危險品資格的車輛,與被告之間是一種運輸合同關系,受害人作為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于車輛運輸能力最清楚,該案證據不能證明車輛超載是被告人所致。
2、作為押運員孫xx對于車輛運輸能力應有了解,車輛超載運輸,惡劣天氣應阻止運輸,但卻不進行阻止,而放任其繼續運輸,對事故的發生,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3、受害人高xx私自讓田xx搭乘車輛,并造成田xx死亡的后果,應有高奎武及xxx雙方承擔全部責任。
第四,被告人主體不適格,不應承擔刑事責任。
通過法庭調查已經查明,xxx擔任故城縣xx煙花廠副廠長兼車間主任,雖然內部承包,但生產經營均服從單位的領導,執行單位的規章制度,按單位的要求組織生產,自己無獨立的生產經營權,不是法人,不應承擔法人責任。
所以,就案件的證據看,存疑。按照《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第(四)項“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以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成立,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的規定,本辯護人認為,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犯有危險物品肇事罪,證據不足,因此不能簡單的在案件疑點重重的情況下,適用“有罪推定”的原始過時的原則,來追究被告人李xx的刑事責任,而應當適用“疑罪從無”的原則;還有就主體而言,不合法,其不是法律意義上的生產者,所以應當宣告被告人李xx無罪。
以上意見請合議庭審議時參考。
謝謝。
辯護人:山東眾成仁和(德州)律師事務所
孫連波律師
2012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