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例第135號)
【關鍵詞】
社區矯正監督 經常性跨市縣活動 依申請監督 簡化審批
【要旨】
人民檢察院開展社區矯正法律監督工作,應當切實加強社區矯正對象合法權益保障,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對于社區矯正對象因正常工作、生活需要申請經常性跨市縣(包含跨不同省份之間的市、縣)活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監督社區矯正機構依法予以批準,并簡化批準程序和方式。
【基本案情】
社區矯正對象賈某某,男,1978年2月出生,汽車駕駛員。2020年11月2日,賈某某因犯非法侵入住宅罪被河南省滑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宣告緩刑一年,緩刑考驗期自2020年12月3日至2021年12月2日止。賈某某在河南省滑縣某鎮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賈某某在社區矯正期間遵紀守法,服從監督管理,表現良好。
2021年1月,河南省滑縣人民檢察院根據賈某某的申請,依法對滑縣司法局不批準賈某某經常性跨市、縣活動申請進行監督。經監督,社區矯正機構依法簡化批準程序和方式,批準賈某某經常性跨市、縣活動申請。
【檢察機關履職過程】
線索發現 2021年1月,河南省滑縣人民檢察院接到社區矯正對象賈某某反映,其以從事長途貨運服務為生,在社區矯正期間,因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經常性跨市、縣活動,于2020年12月8日向滑縣司法局申請經常性跨市、縣活動,未獲批準。現已嚴重影響其工作和生活,申請檢察機關對滑縣司法局進行監督。
調查核實 滑縣人民檢察院受理申請后,開展以下調查核實工作:一是了解社區矯正機構不批準賈某某申請的理由。通過走訪滑縣司法局,詢問社區工作人員,了解到滑縣司法局不批準賈某某經常性跨市、縣活動外出申請的理由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第二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實施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社區矯正對象申請經常性跨市、縣活動的,可以簡化批準程序和方式,批準一次的有效期為六個月。但現行法律法規沒有明確經常性跨市、縣活動能否跨省,因此不予批準。賈某某可以在每次外出時,臨時單獨申請,社區矯正機構將根據申請予以審批。二是了解賈某某申請經常性跨市、縣活動的必要性。通過調取賈某某家庭情況信息、父母及岳父母病歷、貸款信息、銀行流水,詢問賈某某及其家屬、村委會成員,了解到賈某某承包某運輸公司滑縣至江蘇和山東某運輸線路,每月需往返5至8次,頻次較高;運輸任務一般臨時通知,接到任務后再向社區矯正機構申請外出,嚴重影響其按時完成運輸任務。賈某某全家的生活支出主要依賴其工作收入,現因無法完成運輸任務,收入銳減,已開始舉債償還每月一萬余元的貨車貸款和房貸,家庭正常生活開支難以維持。三是評估賈某某的社會危險性。經查閱賈某某原刑事案件卷宗、社區矯正檔案,走訪社區矯正工作人員,了解到賈某某犯非法侵入住宅罪系親屬之間矛盾引發,被宣告緩刑,社區矯正表現良好,社會危險性較小;其從事長途運輸期間未發現違反交通運輸法律法規行為。
監督意見 滑縣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一是“經常性跨市、縣活動”應當包含跨不同省份之間的市、縣。《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實施辦法》規定“社區矯正對象因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申請經常性跨市、縣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社區矯正對象解決正常工作需要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讓其更好地回歸社會。因此,根據立法精神,可以將“經常性跨市、縣活動”中的“跨市、縣”理解為包含跨省份之間的市、縣。二是賈某某申請經常性跨市、縣活動確有必要。賈某某的運輸任務一般臨時通知,每次單獨申請嚴重影響其正常工作需要。賈某某一直從事貨運服務,運輸收入為家庭生活的唯一來源,如無貨運服務收入,其家庭生活將無以為繼,不利于賈某某順利融入社會,易產生社會不穩定因素。賈某某申請社區矯正機構簡化批準程序和方式,一次性批準其六個月經常性跨市、縣活動,確有必要。
2021年1月20日,滑縣人民檢察院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紀檢監察人員作為聽證員,就賈某某申請經常性跨市、縣活動的必要性、社會危險性等問題組織了聽證會。聽證員一致認為,賈某某確屬因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經常性跨市、縣活動,社會危險性較小,一次性批準其六個月內可以跨市、縣活動,更有利于解決賈某某家庭困難問題,幫助其更好地回歸社會。滑縣人民檢察院參考聽證意見并研究后,依法向滑縣司法局提出檢察意見,建議滑縣司法局批準賈某某經常性跨市、縣活動的申請。
監督結果 2021年1月21日,滑縣司法局就“經常性跨市、縣活動”范圍理解問題逐級請示上級司法行政部門后,批準賈某某經常性跨市、縣活動六個月。2021年10月,河南省司法廳印發《河南省社區矯正對象外出審批管理辦法》,明確社區矯正對象申請跨市、縣活動范圍包括但不限于本省。
賈某某外出活動期間,滑縣人民檢察院跟進監督滑縣司法局加強對賈某某的教育管理措施,保證社區矯正效果。2021年5月,滑縣人民檢察院進行回訪調查,了解到賈某某外出期間能夠遵守法律法規,通過經常性跨市、縣活動從事貨運服務的收入保障了家庭正常生活。
【指導意義】
(一)人民檢察院開展社區矯正法律監督工作,應當切實加強社區矯正對象合法權益保障,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回應新時代人民群眾新要求,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是檢察機關落實“司法為民”要求的重要體現。人民檢察院履行社區矯正法律監督職責,要立足于厚植黨的執政根基、維護社會秩序穩定,辦理好事關社區矯正對象等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每一起“小案”,努力解決人民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準確把握立法精神,厘清“經常性跨市、縣活動”界限。對社區矯正對象因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提出經常性跨市、縣活動申請進行審批時,應當將經常性跨市、縣活動所指的“市、縣”理解為,既包括本省域內的市、縣,也包括不同省份之間的市、縣。對因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以相對固定時間、頻次經常性跨市、縣活動的長途貨運司機、物流押送員、銷售員等特定社區矯正對象,人民檢察院應當監督社區矯正機構依法履職,簡化批準程序和方式,批準社區矯正對象經常性跨市、縣活動的申請。
【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第二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實施辦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2020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