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aaaaa级一区淫妇-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dvd-日韩欧美成人免费观看国产

今天是:2025年09月07日 星期日

lawking.com.cn

北京律師在線

民商理論
合同糾紛律師、物權糾紛律師、侵權糾紛律師等理論交流園地,本欄目歡迎廣大法律職業者投稿,貢獻優秀論文。投稿請先注冊本站法律人會員,然后在會員中...
法律咨詢服務
想要咨詢北京律師嗎?想要咨詢知名北京律師、資深北京律師、專業北京律師嗎?本站有豐富北京律師資源,為您提供全方位法律咨詢服務。本站提供付費法律...
聘請律師
想請北京律師代寫起訴狀、答辯狀、上訴狀嗎?想請北京律師審查,起草合同、章程,股東協議嗎?想請北京律師調查取證、代理案件,出庭辯護嗎?有意者,請登錄北京...

最高法立案庭解讀《登記立案司法解釋》

時間:2021年12月16日 來源:民事法律參考 作者: 瀏覽次數:3089   收藏[0]

  立案登記制適用于哪些案件


  觀點一


  人民法院登記立案的范圍


  在起草過程中,經向各級法院和相關部門征求意見,結合法律關于案件受理的規定,我們對人民法院登記立案的范圍達成共識,即:當事人向一審法院提起的民事、行政起訴和刑事自訴,初次提出的強制執行申請、人民法院作為賠償義務機關的國家賠償申請,以及對人民法院賠償委員審理的國家賠償案件。對上訴、申請再審、刑事申訴、執行復議和國家賠償申訴案件立案,按有關法律和司法解釋執行,不適用登記立案的規定。此外,《規定》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結合多年來的審判實踐,明確違法起訴或者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涉及危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危害國家安全的、破壞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破壞國家宗教政策的、所訴事項不屬于人民法院主管的等,人民法院均不受理。人民法庭的登記立案工作,按照本《規定》執行。


  (摘自2015年4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景漢朝《關于登記立案若干問題規定的說明——在全國法院立案登記制改革視頻會上的講話》)觀點二


  人民法院對依法應該受理的一審民事起訴、行政起訴和刑事自訴,實行立案登記制這里包含兩個要件:一是一審或者說初始案件。我國審判程序主要有一審、二審、申請再審(申訴)。所謂一審,即指第一審審判程序。為什么規定是一審程序或者說對初始案件實行立案登記制,原因在于,登記立案解決的是符合法院受理條件的社會矛盾糾紛能不能進入法院,轉化為訴訟糾紛。通過登記立案,使社會矛盾糾紛系屬于法院,成為訴訟糾紛,進而通過司法審判活動予以解決。而二審、申請再審(申訴)都是已經進入法院,正在司法程序中的案件,已經不存在糾紛性質轉化的問題,對二審、申請再審(申訴)的立案程序,法律和司法解釋都作出相應規定,因此,不適用登記立案的規定。


  二是依法。即只能對符合法律規定受理條件的起訴,實行登記立案。目前,《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均對起訴條件作出規定。


  觀點三


  符合條件的強制執行和國家賠償申請,實行立案登記制執行申請登記立案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1)執行當事人適格。


  (2)符合法律規定的執行根據。執行根據是執行機構采取執行措施所依據的生效法律文書、仲裁裁決、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等。


  在民事訴訟中,主要包括以下幾類:①人民法院制作的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②發生法律效力的支付令。③仲裁機構制作的生效的裁決書。④公證機構制作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并依法被賦予強制執行力的債權文書。⑤人民法院制作的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裁定或者外國仲裁機構裁決的裁定書和執行令。


  在行政訴訟中,主要包括訴訟強制執行和非訴強制執行兩類:①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②行政機關作為的行政行為。


  (3)在法定期限內提出。


  (4)屬于人民法院管轄范圍。


  國家賠償申請的登記立案


  對國家賠償申請的立案,根據不同情形,有不同的要求:


  (1)向作為賠償義務機關的人民法院提起的,應當符合以下條件:(a)賠償請求人具備法律規定的主體資格。(b)該院是賠償義務機關。(c)有具體的申請事項和理由。(d)屬于應當受理的國家賠償案件范圍。


  (2)對賠償義務機關作出的賠償決定不服,或者賠償義務機關逾期作出賠償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向其上一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提出賠償申請的。


  (3)對行使偵查、檢察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作出的決定不服,經向其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機關的復議決定仍不服,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提出申請的。


  (4)對行使偵查、檢察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作出的決定不服,經向其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復議機關逾期未作出復議決定,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提出申請的。


  觀點四


  上訴、申請再審、刑事申訴、執行復議和國家賠償申訴案件不適用登記立案規定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上訴、申請再審、刑事申訴、執行復議和國家賠償申訴案件立案工作,不適用本規定。這里要強調的是,《規定》所要解決的是社會糾紛向訴訟轉化的問題,因此,《規定》規范的事項均以初始案件為基礎。二審、申請再審、申訴等程序的立案不適用《規定》,并不代表上述程序的立案形式均為審查立案。就上述程序的立案,具體而言:


  上訴。對民事案件而言,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當事人在一審宣判時或者判決書、裁定書送達時,口頭表示上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必須在法定上訴期間內遞交上訴狀。未在法定上訴期間內遞交上訴狀的,視為未提起上訴。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后,應當進行形式審查,即上訴狀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條件,如果不符合的,應當通知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補正,逾期不補正的,裁定駁回起訴。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對行政訴訟而言,當事人提出上訴,應當按照其他當事人或者訴訟代表人的人數提出上訴狀副本。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5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其他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當在收到上訴狀副本之日起10日內提出答辯狀。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5日內將副本送達當事人。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5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已經預收訴訟費用的,一并報送。


  申請再審。以民事訴訟為例,《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愿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當事人提起民事訴訟再審申請的,應當符合以下條件:(1)主體適格。(2)屬于法律規定可以申請再審的判決、裁定。(3)在法定規定期間內提起。(4)提交再審申請書及相關材料。


  刑事申訴。在刑事訴訟程序中,并未規定申請再審程序。對生效裁判不服的,以及對駁回申訴不服的均稱為申訴程序。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案外人認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侵害其合法權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申訴人對駁回申訴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訴的,應當提交以下材料:第一,申訴狀。應當寫明當事人的基本情況、聯系方式以及申訴的事實與理由;第二,原一、二審判決書、裁定書等法律文書。經過人民法院復查或者再審的,應當附有駁回通知書、再審決定書、再審判決書、裁定書;第三,其他相關材料。以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為由申訴的,應當同時附有相關證據材料;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應當附有相關線索或者材料。對提交的材料不符合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申訴人補充材料;申訴人對必要材料拒絕補充且無正當理由的,人民法院不予審查。


  執行復議。《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國家賠償申訴。國家賠償法規定,賠償請求人或者賠償義務機關對賠償委員會作出的決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提出申訴。


  除了《規定》中所指對上訴、申請再審、刑事申訴、執行復議和國家賠償申訴案件立案工作,不適用登記立案外,對財產、證據保全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行政決定申請等也不適用登記立案的規定。


  觀點五


  違法起訴或者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和所訴事項不屬于人民法院主管的情形不予登記立案第十條規定了六種不予登記立案的情形,從內容上可以分為兩種:一是違法起訴或者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二是所訴事項不屬于人民法院主管的情形。


  違法起訴或者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


  本條規定的違法起訴,主要是指違反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起訴。根據憲法規定,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是每個公民應當遵守的義務。規定對于可能涉及危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危害國家安全、破壞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國家宗教政策的違法“起訴”“自訴”,不予登記立案,不收取訴狀。


  不符合法律規定,主要是指明顯不符合起訴條件,故意耗費司法資源的起訴。包括,明顯超過起訴期限的,明顯與案件不具有利害關系的,被告明顯不適格的,明顯訴訟請求不明確的。


  所訴事項不屬于人民法院主管的情形


  在訴訟理論和司法實踐中,民事訴訟中多用“法院主管”的概念,刑事自訴、行政訴訟中則稱之為受案范圍。


  民事案件的主管,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審理解決一定范圍內民事糾紛的權限,也是確定人民法院和國家其他機關、社會團體之間解決糾紛的分工和職權范圍。民事案件的主管,其實質是確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的權限范圍問題。《民事訴訟法》第三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該條是關于民事訴訟主管的原則性規定。同時,《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了不屬于人民法院主管的情形,對于法律明確規定不屬于人民法院主管的情形,應當不予登記立案。


  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是指法院受理行政爭議案件的界限,即可以受理什么樣的案件,不能受理什么樣的案件,哪些行政活動應當由法院審查,哪些不能被審查。《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是關于受案范圍的排除規定,人民法院對于此條中涉及的事項不予受理。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款也規定了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調解行為以及法律規定的仲裁行為等不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因此,對于上述法律、司法解釋規定的不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情況,應當不予登記立案。


  刑事自訴的受案范圍是指刑事案件被害人、被害人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為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案件范圍。對于不屬于法律規定范圍內的刑事自訴,人民法院應當不予登記立案。


  除上述不屬于人民法院主管的情形外,在司法實踐中,以下情形也應當不予登記立案:對涉及政治權且法律法規沒有規定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的行為提起的行政訴訟,如針對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宗教信仰、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政治權利的起訴;起訴事項不屬于行政爭議的,如針對黨的機關、人大、政協、法院等機關提起的行政訴訟;爭議事項不屬于人民法院合法性審查范圍的行政訴訟;起訴請求人民法院處理歷史遺留問題或者國家政策調整的。


  (以上內容均摘編自《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登記立案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景漢朝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相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 人民法院對依法應該受理的一審民事起訴、行政起訴和刑事自訴,實行立案登記制。


  第十條 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自訴不予登記立案:


  (一)違法起訴或者不符合法律規定的;


  (二)涉及危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危害國家安全的;


  (四)破壞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


  (五)破壞國家宗教政策的;


  (六)所訴事項不屬于人民法院主管的。


  第十八條 強制執行和國家賠償申請登記立案工作,按照本規定執行。上訴、申請再審、刑事申訴、執行復議和國家賠償申訴案件立案工作,不適用本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意見》


  二、登記立案范圍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登記立案:


  (一)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有明確的被告、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依據,屬于人民法院主管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的;(二)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行政訴訟,有明確的被告、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的;(三)屬于告訴才處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證據證明應當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的案件,被害人告訴,且有明確的被告人、具體的訴訟請求和證明被告人犯罪事實的證據,屬于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的;(四)生效法律文書有給付內容且執行標的和被執行人明確,權利人或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在法定期限內提出申請,屬于受申請人民法院管轄的;(五)賠償請求人向作為賠償義務機關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對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等作出的賠償、復議決定或者對逾期不作為不服,提出賠償申請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登記立案:


  (一)違法起訴或者不符合法定起訴條件的;


  (二)訴訟已經終結的;


  (三)涉及危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危害國家安全、破壞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破壞國家宗教政策的;(四)其他不屬于人民法院主管的所訴事項。


  對虛假訴訟行為的法律規制


  觀點一:關于虛假訴訟行為的界定


  《規定》第十六條中的虛假訴訟所指廣義的虛假訴訟行為,行為方式不僅包括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還包括當事人單方采取虛構法律關系、捏造事實、偽造、毀滅證據等手段提起訴訟以及冒用他人名義提起訴訟等。虛假訴訟行為的本質在于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提起訴訟所依據的基礎性法律關系或者法律事實的虛假性,無論是采取雙方串通還是單方虛構、捏造等手段,并不影響虛假訴訟行為的成立。因提起此類訴訟并非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善意,而是出于損害案外第三人、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或者為了獲取不正當利益的惡意,從此意義上講,也屬惡意訴訟。虛假訴訟行為嚴重擾亂司法秩序,浪費司法資源,損害司法權威,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應當依法予以制裁。因此,《規定》要求人民法院在登記立案過程中,發現存在虛假訴訟的,要依法采取制裁措施。


  觀點二:虛假訴訟行為的構成要件及表現形式


  虛假訴訟行為的基本構成要件如下:在行為主體上,為當事人雙方惡意串通或者當事人一方單方實施;在表現形式上,由當事人虛構、捏造不存在的法律關系或法律事實,或者掩蓋、隱瞞真實的法律關系或法律事實而提起訴訟;從主觀上看,行為人存在故意,也可以稱之為惡意;在行為目的上,行為人意圖謀取不正當利益或者損害第三方利益,具體可能是為了騙取財產、逃避責任或義務,或者是通過訴訟打擊陷害他人或為規避行政管理和限制的規定,通過訴訟取得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資質資格等。


  虛假訴訟行為的具體情形如下:(1)原告起訴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不符合常理,證據與主張的事實之間明顯不存在關聯性或關聯程度不高,存在偽造嫌疑;(2)當事人之間往往存在特殊關系,提起訴訟的當事人雙方是親屬、朋友、關聯企業等比較親近或熟悉的關系或者競爭對手等關系,前者一般表現為雙方惡意串通,后者一般表現為單方虛構、捏造事實;(3)案件多涉及財產關系,主要以借款、欠款糾紛,房屋權屬糾紛及離婚中的財產分割為主要案由;(4)當事人雙方在訴訟過程中往往配合默契,抗辯程度非常低;(5)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委托代理人對案件事實內容掌握有限,陳述不清;(6)當事人力主簡化程序,充分利用調解制度和證據自認規則,選擇簡易和速裁程序或者調解結案;在訴訟過程中,對明顯對自己不利的事實或裁判不提出異議、反訴或上訴;(7)偽造代理手續,提供虛假材料;(8)雙方當事人在訴訟、執行過程中非常容易即達成調解、和解協議;(9)訴訟中沒有提交任何證據材料,只通過當庭自認方式實現惡意調解;(10)雙方當事人提前擬好調解、和解協議,如法院不予確認,原告即申請撤訴。


  觀點三:在登記立案階段對虛假訴訟行為的防范立案是保障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的第一環節,也是防范虛假訴訟行為的第一道關口。


  加強對立案部門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增強責任意識和對虛假訴訟行為辨識能力。特別對于一些涉及虛假訴訟行為多發的案件領域,在辦理登記立案時,應當通過觀察當事人或代理人言行舉止、審查登記立案材料來做初步判斷,對訴訟主體資格、委托代理手續若有疑問要重點審查、詢問,認真核對。


  建立登記立案宣傳警示制度。在訴訟服務大廳設置民事訴訟法關于對虛假訴訟行為處理的宣傳警示材料,進行虛假訴訟風險提示,引導當事人誠信訴訟,在登記立案程序中口頭和書面告知當事人進行虛假訴訟的法律后果,警示、威懾意圖進行虛假訴訟的當事人。


  從登記立案程序上嚴格審查訴訟主體資格,防范虛假訴訟行為。對于原告特別授權行為,要求原告或特別授權代理人簽署訴訟正當性承諾書或誠信訴訟承諾書;當事人或特別授權代理人簽署案件關聯信息披露承諾書等。


  強化對當事人請求訴前調解案件的審查。實施登記立案制后,進一步降低了法院的立案門檻,案件進入訴訟更加容易,對于當事人雙方均要求調解或者雙方委托代理人代為調解的案件,要引起高度注意。對案件全面仔細審核,防止當事人利用調解規避對證據的審查,進行惡意調解。


  實行涉嫌虛假訴訟案件信息報告制度。登記立案過程中發現有虛假訴訟嫌疑的,要在登記立案系統中予以標注,以提醒案件審判、執行部門注意。


  觀點四:對虛假訴訟行為的法律規制


  司法強制措施。《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如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進行虛假訴訟達到一定情節的,根據該條的規定,可對其采取司法強制措施,予以罰款、拘留。如當事人單方采取虛構法律關系、捏造事實、偽造、毀滅證據等手段提起訴訟的,可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的規定,予以罰款、拘留。對于冒用他人名義提起訴訟的,應當根據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百八十九條的規定,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的規定,予以罰款、拘留。


  刑事責任。《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對虛假民事訴訟行為的刑事處罰的規定。其第三十五條規定:“在刑法第三百零七條后增加一條,作為第三百零七條之一:‘為謀取不正當利益,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對于起訴人涉嫌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民事賠償責任。各國訴訟法有一系列針對濫用訴訟的措施以避免原告利用訴訟糾纏法院和被告,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財力浪費。法國民事訴訟法規定起訴或反訴都能構成濫用權利。盡管行使起訴權是合法的,但大多數國家的法律都承認故意濫用訴權的責任。美國、英國等國家的法律規定“惡意提起民事訴訟”和“訴訟濫用”屬于一種侵權行為,受害人可以據此訴因提起侵權損害賠償訴訟。我國法律尚未明確規定濫用訴權的民事賠償責任,但根據侵權責任法原理,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單方虛構事實或者冒用他人名義進行虛假訴訟造成他人權益損害的,行為人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賠償范圍應包括對方為應訴的調查取證、律師費和交通費等必要性支出。


  (以上內容摘編自《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登記立案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景漢朝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相關案例


  當事人通過虛假訴訟侵害第三人利益的,法院應裁定不予撤訴及駁回起訴并對當事人進行民事制裁——上海迅通物流有限公司訴上海凌運慶鈴汽車修理服務有限公司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案例要旨:對于存在實際控制關系的訴訟主體,虛構、偽造證據材料,提起無實質性對抗的民事訴訟,通過自愿達成調解協議或放棄抗辯徑由法院判定,侵害第三人利益的,法院可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12條之規定認定為虛假訴訟,依法作出不準撤訴及駁回起訴的裁定,并對相關當事人進行民事制裁。


  案號:(2011)普民四(民)再初字第1-2號


  審理法院: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來源:《上海市參閱案例》2013年度


  法院應嚴格審查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避免當事人通過惡意訴訟侵害他人合法權益——劉文喜訴李榮花民間借貸糾紛案案例要旨:當事人企圖通過訴訟實現并不存在的債權,侵害對方當事人的權益,屬于典型的惡意訴訟,法院應嚴格審查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作出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的裁判結果,平等保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民事訴訟秩序。


  案號:(2015年)商梁民初字第04405號


  審理法院: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人民法院


  來源:《人民法院報》2016年2月25日第6版


  利用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進行虛假訴訟,應依法撤銷并予以處罰——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德潤農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訴江蘇省淮安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江蘇省淮安老司機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請求撤銷人民調解協議糾紛案案例要旨:建設工程承包人對建設工程價款享有優先受償權,但是優先權的行使以建設工程竣工之日或者建設工程合同約定的竣工之日起6個月為限。當事人利用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進行虛假訴訟,妨礙法院強制執行的,應依法予以撤銷,并依據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案號:(2015)淮中民撤初字第2號


  審理法院:江蘇省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


  來源:《人民司法·案例》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依法維護登記立案秩序,推進訴訟誠信建設。對干擾立案秩序、虛假訴訟的,根據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有關規定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意見》


  五、制裁違法濫訴


  一)依法懲治虛假訴訟。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或者冒充他人提起訴訟,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并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依法制裁違法行為。對哄鬧、滯留、沖擊法庭等不聽從司法工作人員勸阻的,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或者編造事實、侮辱誹謗審判人員,嚴重擾亂登記立案工作的,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依法維護立案秩序。對違法圍攻、靜坐、纏訪鬧訪、沖擊法院等,干擾人民法院依法立案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警告、罰款、行政拘留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健全相關法律制度。加強訴訟誠信建設,規范行使訴權行為。推動完善相關立法,對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無理纏訴等濫用訴權行為,明確行政處罰、司法處罰、刑事處罰標準,加大懲治力度。


  關于立案審查的六條司法觀點


  人民法院應當一律接收訴狀并出具憑證,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與受理條件的,應當場登記立案人民法院接受訴狀后,應該出具什么形式的書面憑證,書面憑證應該加蓋人民法院院印還是立案庭庭章。我們認為,對當事人提交的訴狀一律予以接受和登記,是解決人民群眾“告狀無門”最直接有效的辦法。至于出具什么形式的書面憑證,以及憑證加蓋印章的名稱,只是具體工作開展的方式。


  加蓋公章的單位名稱的問題,我們傾向于認為應該是受案人民法院的公章,而且,這一要求在實踐操作中也沒有太多障礙,因為這一憑證基本上就是一個格式模板。當然,部分法院在憑證上加蓋人民法院立案庭的印章,也并無太多不妥,不違背登記立案的要求。


  在接收當事人提交訴狀并出具憑證后,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予以立案,是立案登記制改革中對登記立案程序的又一基本要求。我們認為,如何理解登記立案程序,應把握以下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對當事人提交的訴狀,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接收并記錄在案,而起訴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與受理的條件,則應結合當事人提交的材料決定是否立案。因此,接收訴狀并出具憑證,只是一個材料接收的過程。而進入法院審判,則是一個依法予以受理的法律適用過程。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在接收訴狀后決定是否立案的標準,就是當事人提交的材料是否達到法律規定的形式要件。顯然,在這個階段,人民法院不能對起訴材料進行實質審查。


  一次性書面告知補正和經補正仍不符合要求的處理方式人民法院立案工作應當強化說法釋明工作,對當事人提交的訴狀和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在指定期限內補正。當事人在指定期限內補正的,人民法院決定是否立案的期間,自收到補正材料之日起計算。當事人在指定期限內沒有補正的,退回訴狀并記錄在冊;當事人提交補正材料后無法聯系的,郵寄退回。當事人堅持起訴、自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或者決定不予受理、不予立案。這里的“一次性告知”應該是對法院而言,一次性全面告知當事人登記立案所需要的材料,不能有所欠缺。但不能只是機械地理解為,只是告知當事人一次就不再告知了,如果當事人下次材料沒有補齊的話,還應再次告知。對于經過補正,當事人提交的材料仍然不符合要求的,我們要求受訴人民法院出具裁定。這主要是考慮到,雖然,我國訴訟法規定了當事人對不予受理的裁定享有上訴權及申請再審權,但是,在立案過程中大量存在著以口頭形式作出“不予受理”裁定的現象,直接影響當事人的權利救濟,無法向上級法院提出上訴或者申請再審。雖然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改,新增了以下規定:“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即將書面裁定納入立法。但從法律實施的情況看,仍然存在著部分地區法院以口頭告知代替書面裁定的做法,當事人就“不予受理”的口頭裁定依然處于救濟無門的狀態,立法上的完善并沒有帶來司法實踐的革新。因此,在《規定》起草過程中,再次強調要以書面的形式決定是否受理,從而給當事人救濟權利提供書面憑證。


  規定立案期限的目的在于審查當事人的起訴是否符合訴訟法規定的條件,立案期間人民法院對起訴的審查通常是形式上的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均明確規定一定的立案期限,目的在于審查當事人的起訴是否符合訴訟法規定的條件。這時,也許有人會問,都立案登記制了還審查嗎?答案是肯定的。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立案登記工作都包含著審查,區別只在審查的范圍有多大。其實,是否包含審查不是立案登記制與立案審查制的本質區別,立案登記制與立案審查制的區別僅在于審查范圍的大小。研究對起訴的審查范圍,有必要厘清起訴要件、訴訟要件、權利保護要件三者的區別。起訴要件是指當事人起訴行為能發生法律效果而應具備的條件。例如,有的國家規定起訴只要提供格式化訴狀即完成;有的國家規定,當事人向法院遞交訴狀后,只有訴狀送達到被告,起訴才能完成。訴訟要件是指法院對當事人的起訴進行判決必須具備的要件。例如,原告是否適格、是否重復起訴、是否屬于法院受案范圍、是否為受案法院所管轄等。權利保護要件,是指原告的訴訟請求獲得法院支持并被判決勝訴所必須具備的要件。簡言之,就是原告勝訴的要件。


  我國過去實行立案審查制,立案階段分為四步:原告提交起訴狀——法院接收起訴材料——法院審查相關起訴材料——法院決定是否立案。在這四個步驟中,法院不僅對起訴要件進行審查,如起訴狀是否記載明確齊備(明確的被告、訴訟請求等);還對訴訟要件進行審查,如原告是否適格、有無訴的利益等;同時對訴訟保護要件亦進行審查,如證據是否充分等,對于訴訟請求明顯不成立的不予立案。顯然,在雙方當事人尚未抗辯的情形下,已開始程序和實體裁判。立案后,案件進入審判業務庭再進行正式審判,難免有“兩次審判”之嫌;另一方面,立案審查過程中,只有原告起訴,無被告方參與,一旦涉及實體判斷難免有失偏頗。


  與過去我國立案審查制不同,多數實行立案登記制的國家,當事人起訴是啟動訴訟活動的唯一要件,這有其特殊背景。首先,在法治文化發達的國家,訴訟途徑屬于解決糾紛的重要途徑,為了充分保護當事人的訴權,國家通常降低立案的門檻,盡量減少當事人訴累。其次,國外司法機關的權威性以及公民對司法機關的信賴程度都比較高,加之律師服務發達,隨意訴訟、惡意訴訟、濫用訴權等現象較少,立案審查因此相對形式化。最后,外國立案登記制并非孤立的制度,而是有許多配套程序與之配合。例如,德國州法院實行強制律師代理制度,律師在申請立案前已做了許多訴前的審查工作。足以保障當事人起訴的成功率。對此,我們不能簡單照搬國外的立案登記制,而應在借鑒吸收國外優秀元素的基礎上,給合當前我國國情實際,建立有訴必理為本、適當審查為輔的立案登記制。


  在立案期間,人民法院對起訴要件的審查通常是形式上的,對當事人能否勝訴之問題,例如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是否充分,是否明顯不成立等,立案階段不再作判斷。但第三人撤銷之訴和執行異議之訴是兩類特殊民事起訴,在審查要件方面有一定特殊性。


  人民法院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應當出具書面裁定或者決定,并載明理由在過去的人民法院立案實踐中,對于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人民法院往往不收材料、不出裁定、不作回復。此類對不立案、不受理的案件不出具裁判文書、不說明理由的做法,雖提高了法院的工作效率,節省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但在司法實踐中造成弊病很多。甚至可以說,“立案難”在一定程度上與“不立案無需出具文書說明理由”這種行為有關。此舉明顯有悖于現代法治精神,影響當事人訴訟權利行使,妨礙人民法院事業發展。為此,最高人民法院多次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法院加大力氣解決立案難問題,但該問題未得到根治,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考慮到出具裁判文書,需要明確不予立案或者不予受理的理由及法律依據,能夠有效防止法院在立案階段的恣意,同時,也能夠更好地保證當事人的救濟權利和救濟途徑。故而在立案制度改革中再次重申,對人民法院對起訴、自訴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的,應當出具書面裁定或者決定,并載明理由。


  訴訟費用交納程序:“先登記立案再交費”


  《規定》要求對符合法律規定的的起訴、自訴和申請,一律先行辦理登記立案手續,再書面通知當事人交納訴訟費用。改變了目前一些法院在實踐中,讓當事人“先交費后立案”的模式,嚴格杜絕當事人當場交費就給立,沒交費就不給立的做法。這樣規定,嚴格貫徹了《意見》的精神,去除一切不利于登記立案制度的門檻和藩籬,防止拖延立案,從程序上切實保障當事人可以依法無障礙的行使訴訟權利,使當事人在立案階段能夠切身感受到人民法院登記立案工作公開、透明、高效。


  登記立案后的案件移送要件


  從本條規定看,移送要件包括以下內容:一是移送條件是登記立案后。二是移送主體是立案庭。三是移送應當及時。四是接收主體為審判庭。


  (一)移送條件:登記立案后


  從登記立案的流程看,當事人遇到矛盾糾紛,選擇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依據《規定》第二條,應當一律接受訴狀,出具書面憑證并注明收到日期。此時,人民法院只是對訴狀進行登記,尚未立案,不具備移送條件。立案庭登記后,認為符合法律規定受理條件的,或者當場登記立案,或者在法律規定期間內登記立案,認為在法律規定期限內無法判斷是否需要立案先行立案的,才發生移送行為。對《規定》第十條規定的不予登記立案的情形的,直接由立案庭處理,不移送其他業務庭。


  (二)移送主體:立案庭


  本條明確規定案件移送工作由立案庭負責。立案庭在立案后如何移送給業務庭。目前,從各地實踐看,通常做法是立案庭立案后,由業務庭的內勤、書記員或者專門聯絡員領取相應該庭室案卷材料。同時,由立案庭在審判流程管理系統上錄入案件情況,生成立案信息表(各地法院在稱呼上可能有所不同)交各業務庭。


  (三)移送時間:及時


  在起草該條過程中,對是否明確規定流轉期限存有不同觀點。有意見認為,為防止案件在立案庭滯留,應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暫行規定》,明確立案庭在登記立案后2日內,將案件移送至審判庭審理。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確保從立案環節到審判環節運轉協調、安定有序,當事人可以按照已知的、穩定的、可預期的時間規定完成每一項訴訟活動,從而確保訴訟活動的連續性、順暢性和嚴肅性,防止隨意化傾向。


  考慮到目前司法實踐中,立案庭立案到移送審判庭審理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環節,如訴訟費交納、通知書送達、保全等,有些法院由立案庭承擔,有些法院由審判庭承擔。如果《規定》統一要求立案庭登記立案后2日內移送,就會改變現在的工作格局,因此,本條未明確規定移送期限。


  此外,考慮到實行立案登記制改革后,立案庭與審判庭的工作銜接如何確定,需要進行深入調研,故《規定》只是要求立案庭在登記立案后及時將案件移送審判庭。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放松對移送時間的要求。立案庭仍應當從提升訴訟效率的角度出發,在完成庭審前的各項程序后2日內將案件移送給業務庭。


  (四)接收主體:各業務庭


  對各業務庭而言,雖不是移送主體,但也應當負有一定的配合協作義務。包括:第一,及時領取案件。對立案庭移送的案件,要派專人及時領取,防止因領取遲延致使案件流轉不暢。第二,及時反饋情況。對立案庭所立案件不屬于本庭職責范圍的,應當及時與立案庭進行溝通。確屬分錯的,退回后由立案庭再分給其他庭室,不能自行轉給其他庭室。第三,支持立案庭歸口辦理。對個別沒有直接寄給立案庭的起訴材料,應當及時轉給立案庭,由立案庭進行立案編號工作,不能自行立案。第四,做好案件核對。對立案庭移送的案件,應當認真核對,確保材料無誤。避免案件移送到業務庭后,因材料缺項、遺失發生推諉扯皮現象。


  (摘編自《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登記立案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景漢朝主編,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編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法信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條 對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一律接收訴狀,出具書面憑證并注明收到日期。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當場予以登記立案。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予以釋明。


  第六條 當事人提出起訴、自訴的,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起訴人、自訴人是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證明復印件;起訴人、自訴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提交營業執照或者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書;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能提供組織機構代碼的,應當提供組織機構被注銷的情況說明;(二)委托起訴或者代為告訴的,應當提交授權委托書、代理人身份證明、代為告訴人身份證明等相關材料;(三)具體明確的足以使被告或者被告人與他人相區別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等信息;(四)起訴狀原本和與被告或者被告人及其他當事人人數相符的副本;(五)與訴請相關的證據或者證明材料。


  第七條 當事人提交的訴狀和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在指定期限內補正。


  當事人在指定期限內補正的,人民法院決定是否立案的期間,自收到補正材料之日起計算。


  當事人在指定期限內沒有補正的,退回訴狀并記錄在冊;堅持起訴、自訴的,裁定或者決定不予受理、不予立案。


  經補正仍不符合要求的,裁定或者決定不予受理、不予立案。


  第八條  對當事人提出的起訴、自訴,人民法院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作出以下處理:


  一)對民事、行政起訴,應當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二)對刑事自訴,應當在收到自訴狀次日起十五日內決定是否立案;(三)對第三人撤銷之訴,應當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三十日內決定是否立案;(四)對執行異議之訴,應當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十五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間內不能判定起訴、自訴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先行立案。


  第九條 人民法院對起訴、自訴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的,應當出具書面裁定或者決定,并載明理由。


  第十一條 登記立案后,當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內交納訴訟費的,按撤訴處理,但符合法律規定的緩、減、免交訴訟費條件的除外。


  第十二條 登記立案后,人民法院立案庭應當及時將案件移送審判庭審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意見》


  三、登記立案程序


  (一)實行當場登記立案。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和申請,一律接收訴狀,當場登記立案。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決定是否立案。


  (二)實行一次性全面告知和補正。起訴、自訴和申請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應當及時釋明,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應當補正的材料和期限。在指定期限內經補正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登記立案。


  (三)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和申請的處理。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和申請,應當依法裁決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并載明理由。當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或者申請復議。禁止不收材料、不予答復、不出具法律文書。


  (四)嚴格執行立案標準。禁止在法律規定之外設定受理條件,全面清理和廢止不符合法律規定的立案“土政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猛烈| 99香蕉手机在线视频| 日韩人妻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视频| 日产日产自线一二三四2021| 九九九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黄色流氓网站| 69精品人人人妻人人| av一区av二区av三区| 成人特黄特色毛片免费看| 超碰香蕉在线在线观看| 老湿机福利观看体验区| 日韩最新免费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尤物AV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国产欧美大片一区| 在线麻豆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第3页| 国产精品男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拍拍拍拍久久久|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阴道要男人通短视频| 国产无套一区二区三区| 女友来了免费完整版高清在线观看| 女上男下激烈啪啪无遮挡| 日本经典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18| 姐姐的朋友2在线中文字幕| 免费视频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乱码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蜜臀| avhd101人妻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六月深深爱| 一区二区日韩午夜电影| 男人激烈吮乳吃奶视频免费| 巨乳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超碰人妻中文字幕不卡| 国产熟女露脸av自拍| 中文字幕在线有码人妻| 中文字幕无码在线看|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